中医适宜技术|睡前5分钟,让孩子远离疾病
年轻父母的生活节奏被工作压制得越来越快,即使疲惫,每天抽出5-10分钟的“小儿捏脊”,不仅能够达到调理脾胃、增强孩子免疫功能的效果,还会成为忙碌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们很好的亲子时光。早上,赖床的宝贝被轻柔的按摩温柔地唤醒;晚上,一边摩腹,一边还可以讲一个长长的睡前故事,更成为宝贝早早的记忆里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
小儿捏脊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达到治疗脾胃薄弱,夜啼、睡眠不安,反复感冒、咳嗽等疾病的作用。
摩腹
摩腹可用于小儿消化道疾病,以调理脏腑气机。力度相对较轻摩、揉、推腹部可健运脾胃,调大小肠,利于消化和吸收;按、拿腹部力度相对较重可应用于脾虚所致之腹痛、厌食、泄泻等。摩腹、揉腹可用于日常儿童保健。
刺四缝穴治疗
四缝穴的准确位置是第2-5手指掌面中间指关节的中央,左右共八穴。四缝穴属于经脉奇穴,通过点刺四缝穴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的目的,具有消食导滞、祛痰化积等功效。
清天河水
1、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2、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4、功用: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耳尖放血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有退热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红眼病),麦粒肿,急性扁桃体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