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孩子咳嗽、发热、流鼻涕,疫苗还能不能打?
冬季,呼吸道疾患高发季节,而儿童又是呼吸道疾患的高发人群,有不少小朋友一到冬天就反反复复地咳嗽、发热、流鼻涕,家长则跟着反反复复地跑医院,心力交瘁。
我们都知道,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小宝宝,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及时地疫苗接种,相当于给宝宝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抵御相应病原菌的侵害。
但是冬季,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感冒急性发作期,要暂缓接种
咳嗽、流鼻涕,不能打疫苗,下次再来吧
感冒还没好,等痊愈了再来接种吧
......
只要咳嗽、流鼻涕都不能接种疫苗吗?那冬天孩子反反复复地咳嗽、流鼻涕,常规疫苗、新冠疫苗还能不能打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呼吸道疾病与预防接种的相关问题。
疫苗能不能打?得过病还要不要打?
一、孩子有感冒、发热、咳嗽症状,能不能接种疫苗?
处在急性疾病期或最近患过急性疾病是按计划接种疫苗还是推迟接种,取决于病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如果孩子刚刚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或症状较重(比如体温>38℃,剧烈的咳嗽、气促等),一般不建议安排接种疫苗。适当的推迟疫苗接种不会影响宝宝健康,也不会影响疫苗抗体水平的产生。
如果宝宝感冒症状很轻微、咳嗽症状不重,或者孩子已经生病了一段时间处于疾病恢复期,或者治疗后症状已经基本消失,则可以考虑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不会影响疫苗接种效果,也不会增加疫苗不良反应。毕竟长时间的推迟疫苗,因为机体未能得到足够的免疫力,使得孩子处于“裸奔”状态,会增加疾病风险。
二、正在使用抗生素能不能接种疫苗?
抗生素只对活的细菌有用,目前唯一的活细菌疫苗是宝宝刚出生时接种的卡介苗,并且普通的抗生素不会影响卡介苗的活细菌效果。所以,总体来说,使用抗生素期间,孩子可以正常接种疫苗。但有一个前提,宝宝已经处于疾病的恢复期。
三、治疗过程中使用了激素能否接种疫苗?
治疗过程中如果是使用了雾化吸入的激素、小剂量的全身用激素,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但是如果使用的激素剂量比较大,或者时间长(>2周),则不应该接种减毒活疫苗。
宝宝生病治疗痊愈后
是否还需要接种预防相应疾病的疫苗?
● 有些疾病只由一种病原体引起,痊愈后可获得持久、稳固的免疫力。明确诊断痊愈后不需要再接种相应疫苗,比如水痘。
● 有些疾病痊愈后可以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但相应的疫苗为联合疫苗,为预防另一种或者几种传染病,仍需要接种相应疫苗。比如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有些疾病由多种病原体引起,或者病原体有多个类别,痊愈后仍可能再次患病,需要接种疫苗。比如流感,肺炎、手足口病、轮状病毒等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宝宝反复感染或者严重感染,建议找专业的临床医生面诊,评估是否存在导致反复感染的基础疾病,比如免疫缺陷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