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国际助产士日】致敬世界上第一个拥抱你的人
她们,是迎接新生命第一声啼哭的白衣天使;她们,用双手擎起两条生命的重托;她们的存在或许只有一部分人知道,但是她们却有着“妈妈的导师、宝宝的摇篮”的美誉——助产士。
2022年5月5日,是第31个国际助产士日,让我们共同向这群开启生命之门、守望生命花开的产房天使致敬!
守护新生不停歇
疫情之下,很多事情被按下了暂停键,很多人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和忙碌,然而,新生的脚步却并未停歇。
缔造奇妙交流方式
助力产妇顺利分娩
2号下午,分娩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产妇,22岁的小吴(化名)是聋哑产妇,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她却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为了不影响小吴的情绪,助产士周丽清、颜蒙举和麻醉师赵立波想尽一切办法与她交流,纸笔、动作、唇语……产妇也尽全力配合并给予回应,在无声的对白下,原本严肃而又紧张的产房,一下变得暖心起来……
“我是麻醉医生,现在腿麻吗?麻到哪里了?”
“有想用力的感觉吗?你看我,像我这样用力。”
“把氧气好好地吸进去,每次用力时心里默默数十秒钟。”
“坚持住!已经看到宝宝的头发了!”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时候,我们一起加油!”
……
总产程将近12个小时,满满5页纸,小吴终于顺利产下了一枚5斤2两重的健康宝宝。
“女孩子”,助产士周丽清在纸上特意用红笔写下来递给小吴看。顷刻间,小吴的泪水脱框而出,她用双手向两位助产士竖起了大拇指,用这种方式“诉说”着自己无尽谢意。
纸短情长,却饱含着温暖人心的力量,医患深情在安静中不断发酵,历久弥香。
也正因为这般温暖,深得产妇的信赖。
因为信任,我再次选择这里
这两天,现年33岁的沈女士(化名)再次入住我院产科病区待产。2020年2月,沈女士已经在我院诞下了第一个宝宝。
“总觉得产床是冰冷的,要一个人走进分娩室,面对未知,既害怕又有难以言语的尴尬。”沈女士回想起那时候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是分娩室护士(助产士)温柔的话语让我渐渐放松了下来,她们耐心地指导我怎么呼吸、怎么用力,在因为宫缩疼痛时给我按摩、给我不断的鼓励,在我生出大宝的那一刻,她们甚至笑得比我更开心!”
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以心换心,换来了产妇的信任,而再次选择这里迎接新的生命,也是产妇给助产士最大的慰藉!
你还记得吗?
是谁,迎接你到这个世界来?
也许,你不会记得,
但是,没有关系,
身为助产士,
即使是再柔弱的女子,
在产房里,
她依然会变身为守护母婴安全的战士
在产妇漫长痛苦的产程中,
拥有赶跑恐惧,
把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的神奇魔法。
今天,让我们向坚守在岗位
为迎接生命时刻准备着的助产士们致敬,
祝每一位助产士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