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任督二脉”,体寒三年迎来春日温暖
“热了,热了,现在我终于能够正常穿衣服了……”近日,现年35岁的罗女士刚踏进余姚市妇幼保健院(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艾灸门诊就情不自禁地给了主治医生徐阳芳一个大大的拥抱。“真的没想到,做了六次督脉灸就把困扰我整整三年的‘怕冷病’给治好了”。罗女士既惊喜又庆幸地说道。而对于患者能得到这样明显的疗效,徐阳芳无比欣慰。
“上个月,她来我门诊的那天下午,天儿正好特别热,最高气温接近20度了,诊室里的患者都脱掉了外套,可她还是羽绒服紧裹,帽子戴得牢牢的,可就算是这样,摸一摸手还是冰凉。”提起罗女士,徐医生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
3年前,罗女士经历了剖宫产术,术后风寒侵袭,从此烙下了特别怕冷的病根。经常全身发凉,背部和四肢尤为明显,受风后症状加重,吹电风扇头痛、头胀,夏季也需要穿长袖,更别说冬天了。除此之外,罗女士在平日里时常感到乏力,晚上的睡眠质量也不高。三年来,罗女士尝试了许多种方法来治疗‘怕冷病’:什么发热贴,磁石理疗,养生泡澡、泡脚……花了不少钱,但收效甚微。也是偶然间听闻艾灸对寒凉体质的人有好处,罗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我院中医艾灸门诊。
面对这样严重的病例,徐阳芳认为用普通的艾灸治疗起来效果显现可能会比较慢,当即建议罗女士进行“督脉灸”治疗。
督脉,是指人体后背正中线上,从颈椎到尾骨的这段距离,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而“督脉灸”则是集艾灸、生姜、督脉三者之力,灸面广、火力足、温通力强,其温、通、调、补的作用非一般灸法所能及。
历时一个多月,经过6次督脉灸治疗,再配合中草药口服调理,罗女士全身寒凉的症状明显好转,可以正常穿衣,吹风后也没有感到头痛,饮食和睡眠也恢复正常。
可以迎面春风,感受暖意融融,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读了上面这个案例,你,你,还有你是不是觉得跟自己的症状有点相似?来来来,对号入座,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督脉灸”!
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脉如其名,就如同汪洋大海,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里之处,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
“督脉灸”又名“长蛇灸”、“铺灸”,是中国传统外治治疗法之一。它将督脉所取穴处进行常规消毒,在脊柱正中线撒上特制中药粉,将去皮生姜捣烂成泥,铺一条于督脉上,再在其上铺设不同规格的艾炷,进行施灸。
督脉灸的适应症
1.运动系统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及腰背痛等脊柱相关疾病;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虚寒性及顽固性咳嗽、感冒反复发作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胃痛、食欲不振、便秘等;
4.妇科系统疾病:痛经、宫寒、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不孕症、孕前体质调理、产后恶寒腰痛、产后调养等;
5.亚健康状态调整:面色晦暗、疲乏懒散、畏寒肢冷、易着凉感冒、失眠多梦、免疫力低下等。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督脉灸
1.手脚是否时常发凉
2.背部、腰膝部或胃部是否怕风怕冷
3.是否穿衣服总比别人多
4.是否夏天不喜欢空调房间
5.是否比别人更易感冒
6.是否受凉或吃(喝)凉的食物后,易腹泻
7.是否有五更泄泻
8.是否欲望下降,夜尿频多
9.用温热补益类药物是否上火
10.是否痛经、月事延后和小腹怕凉
不要忽略督脉灸的禁忌症
1.急性病发作期、急性发热性疾病、阴虚体质的患者、心脏病、糖尿病、甲亢、肿瘤患者、肺结核、有严重肺功能不足者、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2.孕妇及妇女月经期、背部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意识不清、2岁以下的婴孩、过饱、空腹、醉酒者;
3.严重皮肤过敏者;
4.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对艾绒产生的烟气极其敏感者。
督脉灸注意事项
1.结束后要避开一切寒凉,不可以马上吹风扇和冷空调,不可以洗手,洗脸,不可以喝凉水,冷水,
2.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洗澡时要用温度高的水,不能用冷水洗澡)。
3.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的现象,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4.灸后的部位绝对不可以再接触任何膏药,精油,刮痧,拔罐。
5.艾灸调理期间饮食清淡为主,不吃冰冷,寒凉,辛辣,油腻的食物,不喝酒。
6.灸后记得多喝温热水。
7.体寒,湿气重等艾灸后会出现红疹,水疱等都是正常的现象。
督脉灸治疗一次需要1个多小时,每7到10天治疗一次,治疗3到5次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