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类孕妇容易生出畸形宝宝!如何预防?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健康康,但有些宝宝还没出生就在妈妈肚子里出现了异常,导致出生缺陷。
研究发现,出生缺陷发生易集中在五类人:
1、夫妻双方有相关遗传病史;
2、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
3、曾生育过出生缺陷儿的夫妇;
4、长期接触高危环境因素的育龄夫妇;
5、准妈妈年龄在35岁以上者。
如果你中了以上一条或几条,那么,你已经被列入了出生缺陷的高危人群。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出生缺陷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不但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家庭幸福和谐,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
出生缺陷病种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有8000-10000种。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中指出,据估计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
在我国排名前五位的出生缺陷疾病分别是:
NO1.先天性心脏病(每年新增>13万例),
NO2.先天性听力障碍(每年新增3.5-4万例),
NO3.唐氏综合征(每年新增>2.3万例),
NO4.唇裂和腭裂(每年新增2.3万例),
NO5.神经管缺陷(每年新增<1万例)
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出生人口数以及高龄高危孕妇比例的增加,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增加,以上这些数据还可能增加。
发生出生缺陷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显性遗传病:父母患某种遗传性疾病,通过精子或卵子向子代传递形成,比如:多指畸形,如果父母一方为多指畸形,则其后代患多指畸形的概率为1/2。
隐性遗传病:父母是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发病,但若致病基因同时传递给后代,可导致发病。比如:父母为同型地中海贫血的携带者,且同时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了其后代,则后代可能患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概率为1/4。
自发变异:父母均正常,父母并不是遗传病患者或携带者,但由于其卵子或精子收到不良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精子或卵子的遗传物质受到损伤,如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则后代会患上遗传病。
2、环境因素
化学因素—苯及苯系列物质、甲醛、化学药物、烟酒等
物理因素—X射线、电磁波、红外线等
生物因素—如感染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等
营养状况—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例如,叶酸缺乏可造成神经管缺陷
3、遗传与环境共同因素
主要指多基因遗传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唇裂、腭裂等。
出生缺陷如何预防?
1、孕前体检
孕前检查一般建议在孕前3-6个月开始做检查,包括夫妻双方。一旦孕前检查发现问题,还可以有时间进行干预。所以,至少提前3个月进行孕前检查为宜,而且夫妻双方应同时进行。出生缺陷的高危人群应接受遗传咨询 。
2、科学备孕
怀孕前做好充分准备,孕前妇女要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预防感染、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
3、增补叶酸
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保证孕期母体叶酸达到足够水平,可有效防控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研究表明,如果孕早期口服叶酸,可以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同时可以避免35%的先天性心脏病和15%的其他畸形。
4、重视孕期产检
产检对于保障母体与胎儿的健康十分必要。产前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筛查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提供了可能,对于降低患病胎儿的出生率、提高胎儿的出生质量有重要意义。
5、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
孕早期病毒感染可导致卵子畸变,胎儿畸形,发生越早对胎儿损害越大。孕早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则有可能加大新生儿畸形的几率。如果孕妈从事的行业与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相关,建议调养身体半年后再怀孕,同时避免接触特殊化学物质、不住新装修的房间。
6、孕期谨慎用药
孕妈一旦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忌不可在家盲目用药。
7.新生儿疾病筛查
宝宝出生后,对新生儿进行相关疾病筛查,早期发现出生缺陷,及时干预和康复治疗,预防疾病对孩子造成更严重的伤残,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的筛查。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每个家庭都能生出健康的宝宝,希望每个宝宝都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