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廉之声】——共产党员凯丰的廉洁故事
青年向上,时代向前。为厚植廉洁文化沃土,多措并举弘扬清风正气,院纪检监察室、院团委联合开展“青廉之声”活动,旨在借青年之力,传清廉之声,让廉洁文化在广大医务人员中入脑入心,不断夯实医务人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为全力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人民满意”的清廉医院,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主播介绍
褚妩边 内科 主治医师
共产党员
廉洁宣言:平凡岗位,坚守初心
二十五期
凯丰(1906-1955),原名何克全,1906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宣传部副部长、代部长等职务。凯丰自1927年参加革命后,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对党忠诚、廉洁奉公、反对腐败、艰苦朴素,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家人牟取私利。
狠抓党的作风建设
1949年至1952年,凯丰担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期间,在组织领导全市经济发展中,狠抓国营企业革命作风建设和全市社会风气转变。
1952年2月4日,《沈阳日报》发表凯丰撰写的《做一个人民的商人、革命的商人》一文中写道:“必须下定决心,肃清旧政府生产经营中的那些恶习,比如贪污、行贿、欺骗、走私、偷税、盗窃、损公肥私等。”
凯丰还在沈阳市国营公司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及股长以上干部会上强调:“我们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革命作风呢?就是廉洁、奉公、守法、不贪污、不受贿,忠诚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爱护国家财产,遵守国家的法令,遵守国家的纪律,遵守劳动的纪律。”
在国企革命作风建设的强力带动下,沈阳的社会风气得到根本好转,全市经济建设得以迅猛发展。仅1950年,国营工业生产总值就是1949年的3.3倍多,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防止亲属搞特殊化
解放前夕,凯丰的哥哥和弟弟勤俭过日子,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下了曾被反动派夺走的田地。
当时,凯丰是党的土地政策制定者之一,正在东北搞土地改革试点。凯丰虽然知道家里有田地的严重后果,却没有事先告诉他的兄弟。因为,这是党内机密。
萍乡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施行。凯丰的两个兄弟因为有田地被划成地主成分,兄弟俩不肯接受,与贫雇农团争辩。贫雇农团团员说:“这是全国的政策,我们也是依法依规办事,照章办事而已。”兄弟俩还是觉得委屈,就给在东北的凯丰写信,让他出面跟萍乡县的领导说一说,要组织主持公道。
凯丰拒绝了。他的秘书得知这一情况后劝说:“首长,其实您家里也是情况特殊,情有可原,要不就写信给地方解释解释。”
凯丰没有给地方写信,反而回信给兄弟俩,告诉他们,党和国家的政策都是一视同仁,乱搞特殊就不行。要他们不要争不要吵,一切听组织的。
2006年,在凯丰诞辰100周年时,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纪念凯丰:“一生对理想坚定不移,对事业忠心耿耿,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始终充满着旺盛的朝气,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他身上,体现出共产党人所特有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
在我党历史长河中,无数革命先辈不仅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还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坚持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温党史中的廉洁萍乡故事,我们应赓续革命先辈的好作风、好家风,永葆共产党员的清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