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六夜,终于盼得40名战士平安归来!
自2022年1月1日北仑吹响集结号以来,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今天,前方终于传来捷报,北仑“抗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我院派出的40名核酸采样人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已于下午3点半抵姚,入驻指定地点进行集中隔离。
欢迎战士们平安回家!
另外,我院派出的四名检验人员仍在一线留守,杜鹃和项柯丁在国科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工作,而赵波和陈展苗则被分配至北仑移动方舱检测车工作,喜悦之余,我们翘首期待四名“幕后英雄”早日平安归队。
接到返姚报名通知后,队员们却犹豫了
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高负荷工作,饮食不习惯等因素,不少队员出现了各种身体不适,再加上队员中有不少二胎宝爸妈,家庭情况特殊,1月6日上午,经院部领导商议决定,让有需要的队员先行返姚,由后备采样队员赴北仑顶替岗位。
尽管任务艰辛,尽管异常思念家人,但在经过反复思考后,每一位队员都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坚守岗位,不返姚!
“有幸能够加入这支队伍,大家都很给力、很团结,让我充满斗志!”——队员曾益林
“既然我来了,我就要跟战友们坚持到最后,也是给我的两个女儿做好榜样!”——队员陈利丹
“感谢领导们的关心,每一位队员都是好样的,虽然有些同事家里有特殊情况,但也能克服,请领导们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领队郑娜君
“我们选择继续坚持,不返姚,一定吹响胜利号角!”——队员吕丹阳、张煜
“坚守,不返姚!”
“坚守,加油!”
……
一条又一条坚定的表态决心在不断刷新着手机屏幕,眼眶湿润,负重前行的战士们让人泪目。
孤独打包者——领队郑娜君
每结束一次采样任务,当大家都脱下防护用具可以稍作休息时,总能看到一位还穿着防护服的孤独的医疗垃圾打包者——领队郑娜君。
看似瘦弱的郑娜君,挑起抗疫重任,作为医院院感(公共卫生)科的一员,已经多次率队出征。
而作为本次驰援北仑核酸采样队的领队,郑娜君无疑是最辛苦的。每天总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与采样点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交接,全队人员分组、分配任务,准备、纷发物资,整理、打包每次采样结束后的医疗垃圾,照顾、安排队员们的饮食起居……事无巨细,尽心尽力。
笔者通过电话与郑娜君取得联系时,她哽咽地说道:“每一位队员令我动容,我为能有幸带领这样一支队伍奋战而骄傲。”但她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自己的默默奉献,因为有吃苦耐劳的“领头羊”在前不断开路,为全队做起榜样,才会成就这样一支“能打胜仗”的强军!
危难关头,方显巾帼本色
与医生、护士相比,药剂师少了一些医学类的专业实操技能,尽管如此,自宁波市打响新冠疫情防控攻坚战以来,我院药剂科先后派出多名主力干将参与镇海、北仑驰援战、余姚本地战,其中药剂师陈利丹更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
12月7日凌晨2点,当大家还在睡梦之中,陈利丹已经随同大部队出发,成为我院第一批出发驰援镇海的核酸采样人员,被分配至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采样点开展工作。
“让我去吧,我没事,有经验了……”陈利丹总是用最质朴的话语冲在最前面。12月12日,牟山镇青港村采样;12月14日,梁弄镇贺溪村采样;12月21日,牟山镇牟山湖村采样……
2022年1月1日,陈利丹背负行囊再次“疫”无反顾,向北仑进发。连续几天作战到深夜并没有压倒这位“铁娘子”,但家里两个年幼的女儿无疑是她内心最大的牵挂。几天前,陈利丹的小女儿在家中玩耍,不慎被开水烫伤了右脚踝,虽然无比心疼,但在手机视频连线时,陈利丹还是不断地鼓励小女儿一定要坚强,嘱咐大女儿认真学习、做好功课。
战疫前线,暖心时刻
昨天傍晚,我院核酸采样队收到了市卫健局领导送来的慰问惊喜,绑着红丝带的草莓蛋糕,蛋糕正面裱上了“白衣天使辛苦了”几个大字,看上去温暖可爱。
巧的是,再过几天,就是队员吕丹阳的生日,全队人员“借花献佛”,一起为吕丹阳提前庆生,唱响生日歌,共同举杯庆祝,为生日,也为这令人难忘的同心抗疫时光,更为最后吹响胜利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