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三减三健,健康新动力"
2021年9月1日是第15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已拉开序幕。今年的主题为“三减+三健,健康新动力”。那么三减和三健分别是指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三减、三健呢?
三减:减盐 减油 减糖
减盐: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对于儿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2-3岁幼儿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
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并可显著增加胃粘膜损伤、钙质流失,超重肥胖、胃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减盐措施:
减少盐摄入有利于血压的控制。使用定量盐勺、少用酱油等含盐调味品、少吃高盐研制食物、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等措施能减少盐的摄入量。
减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烹调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由于传统的饮食习惯,我国居民脂肪最主要来源是烹调油。除了烹调油,坚果类食物(核桃、葵花籽、花生)和一些加工食物中的油,如巧克力、鸭蛋黄、香肠等,在日常食用时要注意控制总量。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包括摄入过多的烹调油和动物脂肪)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
减油措施:
学会使用控油壶定量用油,控制总量;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少用多油烹饪方法如煎、炸;少用反式脂肪酸,如植物奶油、人造黄油等,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减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添加糖是纯热能食物,过多摄入会造成龋齿、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风险。
减糖措施:
少喝含糖饮料和高糖食物、学会看营养标签、烹调少用糖等措施都可以减少糖的摄入量
三健:健康口腔 健康骨骼 健康体重
健康口腔: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保障。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与口腔感染有关。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做到以下3点:
1、养成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洁牙产品;
2、平衡膳食、均衡营养;
3、遇到口腔问题时,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尽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健康骨骼:
1、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大豆、虾皮等对骨骼健康有良好的效果;
2、均衡饮食,少喝饮料、酒等;
3、平均每日20分钟的日照;
4、坚持适量运动。
健康体重:
体重过量是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的标准范围为18.5~23.9,若低于18.5,则身材偏瘦,若指数在24~27.9之间,说明超重;指数大于等于28,则表明身材肥胖。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坚持经常运动、践行“一二一”理念:每天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三减+三健,健康新动力”,倡导广大居民关注慢性病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谨记“六还要”,持续做好“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勺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意识,为疫情防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