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为您的喉咙保驾护航!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感恩老师的一生奉献,“老师,您辛苦了!”
作为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似乎总是收获着外界各种赞美的言语。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职业也越来越不轻松,赞誉的背后其实是各种压力,以及各种难缠的职业病。
其中,慢性咽喉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师职业病,也时刻影响着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国内有研究报道:在耳鼻喉科以咽喉疾病就诊的人群中,教师占59.6%。教师已成为慢性咽喉炎患者的最大职业群体,且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什么是慢性咽炎、慢性喉炎?
慢性咽炎是咽部疾病的一种, 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延误治疗等原因都会转成慢性咽部疾病, 受物理、化学等因素影响也会对咽部刺激导致慢性咽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长期受粉尘影响, 刺激教师咽喉部, 咽部会有灼热感、发痒、咽异物感等症状。
慢性喉炎的诊断:患者3 个月以来出现声音沙哑等症状和经临床喉镜检测声带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增厚或闭合不良。
教师慢性咽喉炎的因素
教师慢性咽炎发病原因包括生理因素、空气污染、粉尘、实验气体等环境刺激因素, 病毒细菌感染因素, 辛辣刺激食物或烟酒等, 尤其是教师自身职业因素也有很大影响。
生理因素多为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疗, 受空气污染或气候等影响会加重病情。
另外不可忽视的因素还有反流性咽喉炎:有间歇性发声障碍、慢性清嗓、咽部异物感、慢性咳嗽和吞咽困难等症状。这类患者多伴有烧心、反酸、嗳气等症状,与饮食和体位相关,在餐后、饱餐、进食不当、大量饮酒后加重,卧位、下蹲、弯腰等可诱发。调整饮食或避免平卧可减少发作,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可有效控制症状。
教师职业因素是教师在上课时没有选择合适的发音方法, 导致咽喉部粘膜长期受强气流冲击出现充血和水肿, 连续使用声带导致声带出现结节或者息肉。随着学生的扩招, 课堂面积也越来越大, 在上课时教师需要提高音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可是, 超强度的用嗓, 粉尘刺激等长期影响, 就会引起慢性咽喉炎。
教师慢性咽喉炎的预防
(1) 保持干净整洁教学环境, 减少不良刺激, 保持教室合适的温湿度,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加湿器, 防止粉尘对教师咽喉的长期刺激, 同时, 教师自身要做好口腔的清洁工作。
(2)科学的发音方法:科学的发音有助于缓解慢性咽喉炎症状、预防疾病的发生。可参考传统的“高位置发声、低位置气息”的训练方法,合理地利用身体的共鸣器官在气息的调节下正确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使声音洪亮、饱满、清晰,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声带的负担。
(3) 提高自身免疫力。教师要注意体育运动, 以此提高自身免疫力, 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率。同时, 要忌烟酒, 尽量少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油炸食物及火锅等。
(4)当自感咽喉疼痛、嗓子疲劳、声音嘶哑时,应尽量少讲话,让声带休息,多食蔬菜水果,饮用胖大海、乌梅等减少咽喉部的不适。严重时可来医院检查,行雾化治疗。
(5) 稳定情绪。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注意避免过度忧虑、伤心或愤怒等不良情绪, 防止气郁滞, 免疫力下降导致咽喉疾病。
最后,祝全天下的老师身体健康!
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