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台灯选“黄光”还是“白光”,哪种最护眼?
数数日子,离神兽“出笼”的日子就剩一星期了!不得不说,现在最开心的莫过于各位家长了。
开心归开心,但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挑灯夜战的日子又要来了,孩子的视力保护更要重视!
那么,孩子课桌上的灯什么亮度合适?到底是黄光好还是白光好呢?在琳琅满目的“护眼台灯”中,我们该掌握哪些关键指标,挑选出一台合格的“护眼灯”呢?
关键指标一:照度(照度是表示光强度的指标,单位是勒克斯lux)
保护视力,常有一句嘱咐:“不要在光线过暗的环境中看书”。于是,很多人以为台灯越亮越好。其实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台灯亮度的需求不尽相同。
台灯光亮度的强弱,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和需要。
1.小学生比较适宜光线柔和的护眼灯。
2.成年人使用的台灯光源亮度应较大。
3.中老年人调节力下降、晶体硬化、老花眼、白内障或视网膜退变等,致光敏感度下降,台灯的亮度更可适度提高。
国家标准:
国家对于护眼灯照明有明确的标准,达标是国A级,最高是国AA级
国A级:中央区照度大于300lux
国AA级:中央区照度大于500lux
关键指标二:照度均匀度
亮度够了,但如果光照不均匀,对视力影响也很大。台灯的大小有限,其投射的光斑也有一定大小,边上的光和中央的光照度相差不能太大,否则孩子在作业或看书时会出现一边亮一边暗的情况。照度均匀度就是反应这一程度的指标,国AA级标准是小于等于3(越小越好)。
关键指标三:频闪
这一指标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许多手机也在推崇无频闪屏幕。灯源发光都有一定频率,并不是肉眼看到“一直亮”的状态,频率越高,越不易察觉。一般情况下,肉眼是无法感知台灯闪烁的,除非其频闪非常严重。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测频闪的方法,就是用手机的摄像头,打开摄像头后对着灯光,此时如果出现闪烁说明灯光频闪很严重。
关键指标四:蓝光
“蓝光”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大家都知道蓝光会损伤眼睛,但这其实并不全对。首先,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有害,真正对眼睛有损害的是400-445nm波长蓝光,主要对视网膜感光细胞和神经细胞有一定破坏作用。其次,蓝光并不是导致近视的原因,许多商家宣传防蓝光产品有防控近视效果,这是言过其实的。护眼灯国AA标准对蓝光有明确规定,用RG0~RG2表示不同危害程度,RG0为豁免级,RG1为低危,RG2为高危。
关键指标五:显色指数和色温
显色指数表示灯光还原物体真正颜色的能力,显色指数越高,越接近自然光,感觉越舒适。用Ra表示,数值越大越接近100越好。显色指数有15种颜色,用R1-R15表示,国标对R1-R8有明确要求,即护眼灯Ra(R1-R8平均值)数值要求大于95。
色温就是大家所说的“冷光”和“暖光”,色温值越低颜色越“暖”,反之颜色越“冷”。暖光让人感觉温馨,但过“暖”会产生疲劳和困意;冷光可以提升注意力,但过“冷”容易让人紧张。护眼灯色温不宜超过4750K,一般要求在4500±250K范围内,这样更接近自然光。
其他注意事项:
1.“挑灯夜战”不是一个好习惯:有些人喜欢“挑灯夜战”,仅开台灯,关掉四周的灯。这样一来,台灯下照度很高,而非阅读区照度很低,眼睛要不断适应调节过高或过低的亮度对比,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进而诱发近视。
2.台灯应布置在左侧,不致被书写的右手遮挡。
3.蓝色、橙色、绿色等彩色灯只能用来增添气氛,不能作为阅读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