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现这些皮肤问题不要慌,正确护理是关键!
新生儿在出生后,皮肤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这里有点红斑,那里有点脱皮,新手爸妈们总是心惊胆战。其实,这些大多是暂时性的生理变化,科学护理,宝宝就会平安无事。
1、新生儿红斑
许多新生儿在头部、面部、躯干还有四肢的地方会出现一些红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新生儿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尚未形成,真皮较薄,纤维组织少,但毛细血管网发育良好。往往一些轻微刺激如衣物、药物便会使皮肤充血,就会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红斑。
护理方式:
无需特殊治疗,一般在1~2天内会自行消退。
不要给婴儿随便涂抹药物或其他东西,因婴儿皮肤血管丰富,吸收和透过力强,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引起接触性皮炎。
2、皮肤色素斑
很多宝宝生下来的时候就会带有深色的“胎记”,如果长在看不见的地方还好,长在脸部或其他地方,总是让父母很担心宝宝的样貌会受影响。
这其实是由皮肤深层色素细胞堆积形成的,常表现为在婴儿的臀部和腰部之间,或者在骶尾部和背部有青色或蓝灰色、蓝绿色斑,或许只有一大片,也可能有好几块,形状不定且不规则,东方人大部分婴儿都有这种色素斑。
护理方式:
通常无需进行治疗,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变淡,7岁以后慢慢消失。
如果色素斑颜色变为咖啡色,特别是数量多且范围大,就应定期带婴儿去医院就诊。
3、生理性脱皮
新生儿在出生后,往往出现脚踝、脚底及手腕皮肤干燥粗糙,从而出现脱皮的现象。这是因为刚出生的婴儿皮肤最表面的角质层太薄,表皮和真皮之间连接得也不紧密,所以出现了脱皮现象。通常在第8天最严重,随后逐渐减轻。
护理方式:
给婴儿清洗时水温不要太高。
不要过度使用婴儿皂或其他清洁品。
不要用毛巾或手用力搓皮屑,应让其自然脱落,以免引起皮肤损伤造成感染,甚至导致败血症。
如果想滋润皮肤表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温和的保湿品。
4、栗粒疹
常常出现在鼻翼、鼻尖、或两侧面部,呈黄白色的小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栗粒疹,这是受母体激素影响,婴儿皮脂腺分泌旺盛所致。
护理方式:
切忌用手去挤,避免发生局部感染,一般在宝宝4-6个月之后就会自行消退。
5、皮肤血管瘤
这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1.1%~2.6%,约有30%在出生时即可见到,常见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对婴儿身体无多大影响。
护理方式:
避免让斑瘤表面受到摩擦等刺激,以免擦伤并发细菌感染。
如果血管瘤在短期突然长得很快,应去医院就诊。
6、胎脂
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皮肤上有一层白色的油腻的东西。有的部位多一些,有的部位少一些,医学上称之为“胎脂”。这一层薄薄的胎脂可以保护胎儿皮肤不受羊水浸润的影响,出生后仍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新生儿出生后如周围环境的温度较低,身体的热量要向四周散发,使体温降低。这一层胎脂有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护理方式:
不必擦掉它,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1~2天内会自行吸收。